文/红衫羽歌
不知道你是否看过这么一个段子:
主管在群里发了一份文件,然后发了一个表情包,让员工打印几份开会用。
员工打印完后,主管一看就炸了。
为什么?
因为员工打印的是表情包,而不是文件。
虽然这是一个段子,但是在职场中,很多工作是否能高效完成,往往都是因为沟通。
沟通并不只是说话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由信息发送者向接受者发送信息,但是无法保证会按照发送者的原意被理解。
这就像“你比划我猜”这个游戏,你以为你比划的是这个意思,可在对方看来,却是那个意思。
在《工作中的沟通艺术》这本书中就提出:“沟通不是我们对他人做某件事,而是我们和他人共同做的一个过程。”
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否赞同对方的观点,我们先试着去理解对方想表达的含义。
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致力于沟通方面的研究,《工作中的沟通艺术》已经是第11版,这一版不仅增加了面试等内容,还新增了案例和职场小贴士。
让职场人在工作中学会沟通的同时,还能在工作中巧妙应对各种职场问题,早日加薪升职。
这本书很厚,总共有五百多页,十二章内容,我将书中最有感触的三个点和大家分享。
一,有效倾听是沟通的前提
知名职业顾问曾说过,一个人在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就是倾听!
也许有人会说,倾听不就是听人说话吗,这有什么难的?
倾听不仅仅是听,而是要有效地听。
何为有效地听?
1. 保留评判
史蒂芬▪柯维说过:“我们要先理解他人,才能让他人理解自己。”
特别是作为销售人员,应该先听别人说,了解对方的需求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我们没有理解别人的想法之前,先不评论和判断。
就像是网上那些负面新闻,在我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前,我们可以观望,不发表任何意见。
2. 少说、少打断
我有一个朋友,他能说会道,自认为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喜欢打断别人说话然后自己说个痛快。
这就导致他在工作中遭到嫌弃,别人不想和他说话,因为没说几句,就会被他抢过去。
真正的沟通高手都是少说话不打断别人的。电视剧中,不管是谈判高手还是心理治疗师,都是鼓励对方多说,自己很少说。
3. 提问
在我们倾听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问,表示我们是在认真听对方说话。另外,真诚的提问也是我们搜集素材、鼓励对方的好办法。
曾经有一位篮球教练给我推销篮球课,他没有说篮球课有多么多么好,而是先问了我几个问题:
对教练有什么要求?希望孩子学完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多少价格可以接受?......
这些提问让我觉得,这个教练是在为我考虑的,而不仅仅是在推销他的篮球课。
4. 复述
复述是为了确定对方所表达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复述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把对方的话说一遍,而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说给对方听。
二,清晰的表达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前台小方向经理汇报工作:
小方:今天下午王总要来公司,让我们派人去机场接机。
经理:几点来?
小方:不知道,大概2点吧。
经理皱眉,让小方重新去联系对方,让他把时间精确一下。
小方犯了职场大忌,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汇报工作。
书中,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当清晰度至关重要时,请使用低级别抽象定义。”
低级别抽象指的是,具体的、明确的,可观察到的。
职场中,最忌讳的就是大概、很快等词语。
特别是“很快”这个词,在员工看来,是几周内甚至更长,但对老板来说,意味着几天内。
所以,用准确的数字取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另外,如果需要拒绝对方时,我们可以委婉表达。
比如,人事在拒绝面试人员时,会说:
“你很优秀,但我们这个岗位不适合你。”
三,良好的人际交往是职场利器
小王和小刘是同一天进公司的员工,但是,一年后,小王升职了,但是小刘却还是小职员。
这是为什么?难道小刘能力不如小王?
不是的,他俩能力差不多。
但是小王的人缘比小刘好。
职业生涯中,聪明、教育、专业技能、勤奋都很重要,但是人际关系也很重要。毕竟,我们工作中多少都会和同事一起共同完成工作。
所以,小王升职的关键在于,他构建了积极的人际关系、维护他人的尊严并能营造良好的组织气氛。
研究发现,职场中绩效出色的人情商比智商高。
我们可以留意那些销售高手,听他们说话让人如沐春风,不知不觉中就乖乖掏钱了。
书中,对于人际关系有以下几点建议:
1. 赞美要具体
大部分赞美人就是很简单的,比如“你真可爱”“你真优雅”“你真漂亮”等等,这样的赞美让人感觉不到真诚。
但如果你能具体赞美某个女同事,比如“你今天穿的这条裙子特别衬肤色,剪裁得体大方,太适合你了!”
这样的赞美就让人感觉更舒服,被夸的人不开心都难。
2. 道歉要真诚
我们在职场中,难免会和同事发生小摩擦和不愉快。
没关系,真诚道歉就可以了。
我们应该先站在对方的角度,表示理解。然后再对之前的事情解释清楚,再保证尽量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最后弥补对方,比如请下午茶或者代替对方值班等。
同事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尽量和气生财。
当然,这一条不适合那些垃圾人。
对于故意恶心的垃圾人,请敬而远之。
3. 批评要提出建设性的反馈
很多时候,我们对职场中需要改正的行为可以批评,但应避免以下这些:
这份报告太差劲了!
你说话太没效率!
下班一起讨论下这个方案!
而是可以:
你的报告风格简明、论据论证有力,但......如果能......就更好了。
我听不清楚你说的话,能否说清楚大声一些?
也许我能给你一些建议,明天上班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聊聊。
职场无小事,也许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
不管你是高管还是小职员,想要在职场中游刃有余,那就需要这本《工作中的沟通艺术》,可以说,这是一本人人必备的职场工具书。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全职妈妈/爸爸,也可以去看看。
试想一下,如果把孩子当做同事相处,那会不会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完)
展开剩余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