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运动家乡的田野(家乡的水清澈见底)

家乡的田野(家乡的水清澈见底)


家乡的田野,家乡的水清澈见底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记忆中,我的家乡是一个缺水的山村,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对水的记忆格外深刻。

我家住在太行山余脉的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村是一个缺水的山村。听人说很早以前村南和村北各有几处泉眼,不停地往外冒水,两股泉水在村口汇集到一起,向东流去,这里就是羑河的源头。但是,自我记事开始,就没有见过泉水,倒是九十年代,村里开了很多小煤窑,煤窑往外排了很多从矿井里抽上来的水,有时候是清水,有时候是硫磺水。母亲说,自从村里开了煤矿,泉眼就再也没有出过水。

小时候,大人们洗衣服,都是去村北头的河沟,河沟里的水是上游的煤矿抽排出来的水,河沟边打了一眼渗水井,河沟有水的时候,大家都在河里洗衣服,拿着棒槌在河边的石头上捶打衣服,河沟没水的时候,就从渗水井里打水,那时候的女人洗衣服很多都带着小孩子,小孩子们就在河边玩,有的爬树上摘那些没有长大的柿子,有的在一起玩过家家,每到这个时候,河边妇女们边洗衣服边聊天的声音,小孩子们边跑边玩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现在回想起来,好像那时候的欢声笑语还在耳边回荡。那才是静美的乡村该有的味道。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放学就去河沟里抓螃蟹。看到蛇皮,小伙伴们中有人说,这螃蟹是蛇孵化出来的。有一次沿着河沟往上走,有一座庙,庙旁边有个传说中的水帘洞,当时已经没有了水从东上方流下来的场景。

村南头的河道里有一处拦河坝,夏季,一下大雨就形成个大水坑,这时候就成了小孩子们游乐场,雨一停,各家各户的小孩就从家里跑出来,衣服一脱就跳进河里,像泥鳅一样在这水坑里钻来钻去。偶尔有循着欢笑声找来的家长,拎着自家的孩子一边吵着一边往家走。

听老人们说,以前都是去水井里挑水。后来挖煤矿,出来的都是硫磺水不能吃,就开始去外面拉水吃。我对拉水的记忆却特别深刻,因为那时候已经开始记事。刚开始的时候,村里有个专门给人拉水的,一车水多少钱,就这样一车一车的拉,把蓄水池拉满,够吃好长时间的水。那时候,每家都在院子里挖了地下蓄水池,蓄水池上有个一手动压水机,下面有水管接到池子里,每次都需要来回压好多次,才能够把水抽上来。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一桶一桶地把水压到水桶里,然后父母提到屋里的水缸里。后来,有了抽水泵,每次加水的时候,就不怎么用压水机了,倒是女儿小时候去老家的院子里玩的时候,对这个压水机特别感兴趣,每次都要来回压几下玩。

再后来,就是村里打了很深的机井,把地下水定期抽到村里建的大蓄水池里,然后再通过水管输送到每家每户。还记得那时候施工队在家门口挖得很深的沟,然后放置水管,连接起来,埋到地下。很多小孩子都围在那里观看,来回跑着玩。这比去外面拉水吃要省力气很多。后来机井也被硫磺水淹了,村里又一度进入吃水的困境。后来,乡里扶贫又打了一眼新的机井,建了新的蓄水池。这样,村里又有水吃了,一直到现在,我们那里还是吃着这个机井里抽出来的地下水,只不过承包给了个人,每过一段时间收取一定的水费。

去年720的时候,家乡也下了大暴雨,暴雨过后好久,村里还是从山上流下来好多小溪,不停地流淌,汇集到羑河的河道里。回老家掰玉米的时候,侄子和女儿在那浑浊的小溪里别提玩得多开心了。刚开始,老人们都说是山上流下来的涧水,后来有人循着小溪往上游寻找,发现是以前干涸的泉眼处正汩汩冒出的清水,那人把泉眼出水的视频发到了村里的微信群,大家别提多高兴了,可惜的是,过年回家的时候,这股泉水已经消失了。看来,虽然现在村里的煤矿已经消失殆尽好多年,但是对原生态的破坏,再也恢复不到那个有泉水冒出的年代了。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