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运动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请注意!

直播间的小伙伴

近年来,作为电商销售的新模式,网络直播营销发展迅猛,展现出巨大发展活力和生机,在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拉动消费增长、促进灵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虚假宣传、流量造假、虚构交易、随意侵权违约等问题,损害群众利益,制约行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市场监管部门正组织开展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行为专项治理。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今天,专门跟小伙伴们说说如何保护自身消费权益。先来看看网络直播相关投诉举报大数据。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销售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相关投诉举报量也呈现逐年大幅上升态势。2022年以来,我市共受理网络直播相关消费投诉举报93件,较2021年同比上升165.71%。

从反映的客体类别看,主要集中在服装鞋帽53件(占比56.99%)、家居用品8件(占比8.6%)、一般食品6件(占比6.45%)、家用电器5件(占比5.38%)、和化妆品4件(占比4.3%)。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从反映的问题类别看,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39件(占比41.94%)、售后服务24件(占比25.81%)、广告违法11件(占比11.83%)、合同违法11件(占比11.83%)和虚假宣传5件(占比5.38%)。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由此可见

网络直播间走出来的投诉举报真不少

那么,作为爱逛直播间的小伙伴

该如何避坑?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来看两个案例

01 直播间喜提大奖 为何变成烦心事

广州的黄先生参与了台州市本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间抽奖活动,非常幸运地抽中了一台国标电动自行车。过了几日,黄先生就高高兴兴地收到商家寄出的奖品,不料该奖品电动车却缺失合格证,无法在当地上牌,影响其正常使用。于是,黄先生便向商家所在地的黄岩区市监局进行投诉。经了解,这次抽奖活动的奖品为库存电动车由于该库存车一直作为样品展示,而合格证可能在展示的过程中没有保管妥当,不小心遗失了。商家也承认抽奖活动前便已知该车缺少合格证,但想着免费的奖品带点“瑕疵”应该无妨,仍旧将该车寄给了黄先生。市监局工作人员向商家说明,现在全国各地对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管理,而合格证是办理电动车登记上牌必须提供的材料之一,商家提供的奖品无法保证黄先生正常使用,损害了黄先生的权益。经调解,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和解,同意由商家补偿黄先生1800元。

消费提醒

面对直播间五花八门的促销抽奖活动,黄岩区市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冷静对待,注意辨别商家是否利用噱头抛售积压、滞销、残次商品,甚至是假冒商品;要注意向商家索要中奖、购物以及支付其它费用的相关凭证。

02 睡衣变“空气”?

牟女士在台州市椒江青木服饰商行抖音直播间下单一套睡衣,收到快递后发现是1个空包裹。随即联系商家,商家告知因没有货了,可以退款,而牟女士不同意要求退一赔一,协商不下遂向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及时核实相关情况,经了解,商家因为直播间销售量大于库存,导致无法正常发货,于3月29日发信息通知牟女士没有货了,牟女士并未查看到此信息,未收到牟女士回复的商家擅自寄送了一个空包裹给牟女士。经工作人员协调,商家退款并附赠了一条项链给牟女士。

消费提醒

商家货源链断裂,无法如约提供货物,而选择了虚假发货,欺骗消费者,这是一种没有“契约精神”的行为。当消费者遭遇虚假发货问题,也就是“商家明明没有发货,却告知消费者已经发货”,如果消费者不能及时发现该问题,一旦到了付款期限,可能导致“钱货两空”局面的出现。在此提醒,较好提前跟商家约定好发货时间和到货时间,并留作证据;如果过了收货时间没有收到商品,应及时和商家沟通,查找原因。如果碰到商家虚假发货等无法通过双方协调解决的情况的发生,消费者可以联系商家所在购物平台协调解决问题,如与商家无法协商解决的,消费者需留存好证据材料,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市场监管部门给您几点提示

直播间的小伙伴们,为了快乐购物,避免踩坑请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1 理性消费勿冲动

消费者要多思量购物是否为自身需要,做到理性消费,不要出于对主播个人的盲目信任或受直播平台以“价格低廉”“秒杀”或“数量有限”等宣传营造产品稀缺的营销氛围影响,而盲目冲动消费。

2 谨慎选择交易方

消费者可以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的公示情况以及是否有营业执照,大型、成熟的网络购物平台及官方旗舰店、信誉度高的直播间可信度相对较高,可以适当降低购物风险。

3 虚假宣传别轻信

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作出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收货后返半价红包”等宣传,应仔细阅读商品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无理由退货范围、红包、消费积分和优惠券使用规则、退货退款方式及运费政策等。

4 支付方式要安全

消费者应坚持使用常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要轻信卖家通过微信、QQ提供的支付链接或二维码、图片链接,不要随意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要求,不要轻信商家的货到付款宣传。

5 保留凭证好维权

消费者购物后还应在靠前时间保存好广告宣传、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的证据,便于后续维权。若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可通过电商平台、卖家协商处理;协商未果,消费者应及时拨打12345投诉举报。

错过直播间的小伙伴不用急,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请注意!

台州召开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助力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现场推进会

这些养老诈骗套路,快转发给长辈!

这些车辆被召回,看看有没有您家的?

—— 服务指南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