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运动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要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理解是我可以听,我也可以说,而且你得听得进去。

因为孩子们是同龄人,小林很喜欢带孩子到朋友家做客,这个周末也不例外。

两家的孩子一起画画,一起搭建城堡,玩得不亦乐乎,大人们就在旁边喝茶聊天,其乐融融。

画风的突变来源于一张涂破的画纸,当时孩子们正在给一个画本涂色,因为手部灵活度不够,涂色的力量偏大,导致画纸破了一个小小的洞。

瞬间邻居家孩子嚎啕大哭,喊着要重新买一本画本。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于是爸爸说,这个有什么问题,才一点点,就这样涂。

孩子继续大哭。

奶奶大吼,你看看,谁像你这样子的,赶紧别哭了!

孩子更大声地哭,还跺脚生气。

爷爷责备道,你们都别管他,让他哭!你们越理他越过分。

这下孩子直接崩溃,哭得更惨。

小林看不下去,就走过去跟孩子说,我看看哪里坏了,我来帮你修理。

孩子说,不行,我不要修理,我要重新画!我要爸爸重新画!我要重新涂色!

孩子爷爷说,不要理他,就让他哭个够。

最后是孩子妈妈答应重新画了才罢了,留下小林和她孩子尴尬地看着。其实大人只要求孩子顺从,却不曾听听孩子到底为什么?也许知道原因就能好好说话了。


同理心很重要,在亲子关系中尤为需要。

每次带孩子打平安针的时候,都能看到各种家庭教育的投影。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打针很疼,孩子很怕,打完哭得很大声。

有威胁型:“就是你平时太调皮,才需要打针,你再调皮,就让阿姨打针!”

有责骂型:“哭什么!这点疼算什么!别哭了”

有应付型:赶紧给他看手机。

有取笑型:你看看,别人都在笑你,弟弟都不哭,只有你哭!

不管哪一种类型,都不是好好说话,于是乎,孩子的嚎啕声,大人的吼叫声,交织在一起,待在其中简直不可言喻。


不好好说话,很容易被传染

在我的印象中,家里的亲戚朋友说话都很大声,有的时候听起来更像在吵架,如果有几波人同时在讨论,那场景简直乱如炖粥,你几乎很难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只能看到表情很鲜活。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有的时候,说着说着,劲头上来了,变成吼声,离吵架越来越接近。一旦有人高声说话,另一个人绝不退让,于是在楼上做作业的孩子,能听到楼下仿佛有100个人在讲话。

这种情绪也很容易传递到亲子交流上,着急上火简直是家常便饭。如果做错事,即便不至于上火,说出来的话也不是好听的,批评也有,揶揄也有,总之听起来不会是好话。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我记得小时候做事难免毛毛躁躁,所以有时候会打烂东西。有一次,我打烂了一个碗,于是妈妈说:你做事就是这样,粗!哥哥也说:说你粗,米且。

于是从此我有了做事粗心的标签,更怕做得不好,于是就更做不好,后面又打烂了几次东西,自己也生气,觉得很奇怪,有时候关门,不小心就力气太大,碰的一声又惹来更多责备,有时候帮忙提东西,袋子也会不小心哪里划破东西掉出来,总之一切奇奇怪怪的事情被无限放大,变成一个大大的标签,直到我大学毕业还没能撕掉。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一切的转机是我工作时遇到的朋友,有一次在家里聚餐,我一如既往地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摔破一个杯子,我已经做好准备被朋友揶揄。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神奇的是,我的朋友非但没有揶揄我,而是靠前时间安抚我,没关系,有没有划伤自己?你呆那边不要动,我拿扫把来打扫。

朋友的妈妈也说,人没伤到就好,手不要碰到。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这一瞬间的我,感觉是神奇的,原来人与人之间讲话可以如此平静温和。

这件事深深埋进了我的心里。


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告诉自己,我也要好好说话,家人之间说话不要带刺,就事论事,顾及面子,即便需要,也请低声教育。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生活在与我不一样的家庭环境中,他能感受到充分的爱,他没有惧怕,他坦荡荡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开心。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那么如何做到把话浅浅地说完呢?

靠前,当孩子犯错,确实需要批评的时候,一定要降低声调。

降低声调,一方面是平复自己的心情,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带动,从而说出伤人的话语,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另一方面,降低声调可以集中孩子的听力,同时,也能让孩子不要使用高声调。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我们经常看到,大人一旦生气起来,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高声责骂孩子,这时候,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


第二,使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

对许多人而言,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前请一定三思,使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效果会很好。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那些一上来就破口大骂的,只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并不是真正在教育。威胁和诅咒,更可怕,他们深深地扎进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伤到骨髓,而大人却点滴不知。

就像为什么要打针,我可以说因为打针是为了让我们身体更健康,它很像往我们身体里运输很多奥特曼,这样怪兽一旦入侵,他们就可以快速消灭他,所以我们要打针。而不是因为孩子不乖,太调皮,所以需要打针,打针是保护,不是惩罚

就像打针痛不痛?打针会有一点痛,但是只有一点点,很快就好,我相信你可以忍受。即便害怕会哭也没关系,因为打针会哭也很正常,很多大人也害怕呢。正常的情绪是可以抒发的,也不会被别人笑。

就像是犯错误,可以说“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很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而不是,你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亲生孩子你怎么舍得不要,但是你依然喜欢用这种话来刺激伤害他。


第三,把我们的期望解释给他们听

提前沟通好,比如带孩子逛超市,我们会提前说好这次不买玩具,看就好。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需大声威胁。


第四,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心

很多家长喜欢时时刻刻拿孩子做对比,比着比着就容易生气,有时候孩子什么也没做,就因为父母在心里对比了几百个回合后,无端端就被骂了。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歌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家长希望孩子之间不要有攀比心理,同理,家长更不要拿孩子来比较。就事论事,不要随意发泄对孩子的情绪,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非常重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爸爸妈妈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学会用望远镜看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用放大镜对比孩子的现在,专心研究蚂蚁怎样爬的孩子和认真练习钢琴的孩子一样优秀。

没有万无一失的教育,正在看文章的你已经很棒了。成为一名接地气的父母,不逃避自己的错误,懂得在孩子面前示弱,懂得低声说话,是让孩子踏实,也让亲子关系更融洽。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

较好的状态是: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人生道路如此漫长,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关注我,一起成长。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