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运动优惠券对消费者的心理(优惠券和消费积分的营销效果评价分析)

优惠券对消费者的心理(优惠券和消费积分的营销效果评价分析)

我在网易云课堂有一门课《数据分析实战——如何开一家便利店》,里面很多学员就是开便利店的,为了提高客户粘性,做会员积分和优惠券是很常见的,有个会员的两个问题,我觉得不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1. 优惠券和会员积分怎么记账?
  2. 优惠券和会员积分记账分为两步,靠前步是根据优惠券和积分数目计提营销费用,当优惠券和积分实际消耗后进行冲减。
  3. 怎么衡量优惠券和消费积分的营销效果?

这个问题就需要展开来说来,首先来说说优惠券,优惠券的营销效果评价有两个一个是获得新客的数量,一个是通过优惠券带来的消费金额。每获得一个新客人需要发出多少金额的消费券,每1元消费券能够带来多少消费,同时,通过统计不同发放渠道的消费券可以评价不同渠道的获客能力,为后续的营销获得提供建议。而不同金额优惠券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客户画像,修正客户定位,为产品定价提供参考。

而针对积分进行评价就稍微复杂了些。

首先,要看积分的消费方式,是直接积分兑换礼品还是兑换优惠券,积分兑换礼品可以快速消耗大量的积分,但如果兑换门槛太高,则无法发挥提高用户粘性的作用,如果是兑换优惠券,就需要注意优惠券的使用时记名还是不记名的,太多的优惠券会产生倒卖行为,损害企业利益。

其次,是评价的指标。积分营销效果的评价其实就是积分的消耗量,每个周期内被消耗的积分比例,如果比例很低,意味着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积分没有作用,难以起到促进消费和提高用户粘性的作用,这点可能和惯性思维有区别,就是要尽可能把积分这个营销费用花完,这部分营销费用的消耗越多,说明积分发挥了越大的作用。

现在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获得客户、留住客户的成本都是十分高昂的。虽然优惠券和会员积分这两个营销手段很早就有了,但真正用好的就不多,以信用卡积分为例。建行的积分商城和交行的积分商城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一个十几万积分才能换个东西,一个充话费都能用几百积分抵现,客户就会更多用交行的信用卡,积小成大,双方在信用卡业务上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今天就说到这里,浏览更多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行思知识工坊”,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吧!

优惠券对消费者的心理,优惠券和消费积分的营销效果评价分析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