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运动去做上门女婿好吗(上门女婿,男人是一个养鸭子的农村人小说)

去做上门女婿好吗(上门女婿,男人是一个养鸭子的农村人小说)

初中毕业之后,18岁那一年春。

夜晚,饭后,父亲卷着他的旱烟对着我两姊妹说,“我和你们妈的意思是,想招一个上门女婿,你们看看谁想留在家里?”

我看看大姐,她没有出声,自顾自地收拾着碗筷。我想她肯定是不想留在家里的,20岁的人了,父母也已知道她在和一个姓任的男人谈起了朋友,经常有事外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胳膊肘往外拐的人。

看见我俩都没有说话,父亲又开口说道,“我就想了解一下,你们的意思。你们总得有一个人留在家里,如果都嫁出去了,家里没人照看,我们老了,到时你们也为难。”

那就我留在家里吧,我心里这样想着,但是没有说出来,毕竟那时候还小,有些事情想得没那么多,有些话也说不出口。父亲叹了一口气,默不作声地把旱烟点着了,一时间寥寥青烟迷糊了他的一张脸。

几天后,大姐表明了她的态度,说姓任的那个男的不想做上门女婿,所以她选择嫁出去了。父亲看了我一眼,意思很明显,那就你留在家里吧。经过几天的心理准备,想着反正都是嫁人,与其嫁到一个陌生人家,不如在熟悉的家里来得舒服,于是我十分爽气地回答说:“我就在家里,哪也不去。”父亲笑了,这小老头儿心愿算是达成了。

1、招婿

我从未想过时间会过得那么快,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还是小孩,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可如今就要面临选择自己的夫婿的时候了,感觉好奇特,就仿佛电视里拍的魔幻剧一般,只是一霎之间少女就变成了少妇。这时间是否过得太快?紧接着我会不会像电视里的妇女一样,很快就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如果那样,人生何其短暂啊,还沒来得急愉快地渡过我的青春时光,紧接着就要去面对人生的落幕了。想想这些,我就有很强的时间逼迫感,然而何以才能减轻这让人很不适应的感觉呢?我又想了很久,心中也只有一个答案:我必须找一个我喜欢的,同时对方也很爱我的人过日子;这个人应该很帅,让人每天看见都不烦不腻;他还要十分的宠我,把我当成他一生的公主,然后,我就陪着他慢慢变老,甜甜蜜蜜地过一辈子,即便到时候我老了也就不会伤心了。

可是这样的男人去哪里找呢?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班的男同学,于是我一个一个地都拿来比较了一翻,最后发现自己认为好一点的都上高中去了!反观自己,因为成绩不好没有一个学校肯要了。想到这些,我有些失落,这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如果当初考上了高中,父母亲应该也不会那么快想着招上门女婿了吧?!想到这些,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并不想那么快就开始找男人的,这要是在以前,在我那些要好的同学面前,那真的是要羞死个人了!

然而,形势不容许我像以前那样过日子了。至从我同意父母招上门女婿后,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父亲就把招婿的消息放到我们村镇的每一个角落,至此以后无论我走到了哪里都好像有人在我身上指指点点。由其是那些男人,不论老的少的,看人的眼光都好样要吃人一样,我感到很窘迫,甚至有些难堪。

在我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的时候,媒婆就给我连续找来了三个男人:一个渴酒的,一个抽烟的,一个既抽烟又喝酒的,都是二十左右的样子。父母说如果我觉得好,就让我选一个,先陪养好感情,等够了年龄之后才结婚。我怎么选呢?我一个也看不上,这些人看着都还很年轻,但是一个傻乎乎的,一个没有精神劲儿,后一个稍好一些,但是年纪轻轻的牙齿就被烟火给熏黄了,看着他,我就有一种想吐的感觉,那就更不用说陪养感情了。见我不同意,父亲也只好作罢。

一转眼夏天都快过了,可是我心仪的夫婿一直没有找到。其实我真的并不急,我急的是三天两头就有媒婆到家里来絮絮叨叨,说哪家男的多好多好,结果带过来的人都让人大失所望;除此之外,还发现有一些不明所以的人经常到家门转悠,胆子大的就借机搭讪,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轻佻话,胆子小的就远远地站着,一个个像黏皮糖一样——今天出现在哪里,明天还会出现在哪里!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倒是没说什么,也许他们希望的就是这种效果也说不定。但是在大姐那里就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她是出于什么心理,说话总带着一种酸酸的味道。“你现在已经是十里八乡的红人了,走哪里哪里就有人跟着。长成个美人胚子,还真是有好处的。”她这样说。我不理她,心里想着有人跟着就很好吗?烦都烦死了,如果我能选择,我希望这些人立马全部消失。至于说我是美人胚子的话,我还是蛮喜欢的。不过我觉得她的话里可不单单只有赞美,关于这一点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2 、上门

秋收过后,媒婆又来了家里,她对父母亲说隔壁村镇的李家院子有一户人家,家有三兄弟,最小的那个愿意做上门女婿,如果家人同意她就把人带来见个面。父母亲大略了解了男方的情况,觉得还是挺满意的,于是就同意见面了。

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早早就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了,等媒婆把人带来的时候,刚好就可以入席了。两家人简单寒暄之后,就上了酒桌。大姐和任哥负责端酒上菜,我也在一旁一边打杂一边暗中观察。

这李家一共来了三个男人,一个老的,一个中年人,最小的那个大概就是来相亲的了。看那样子大约与我年龄相仿,圆圆脸,杯盖头,肤色略黄,看起来有些偏瘦,斯斯文文的样子。经过媒婆的相互介绍,老的就是两个年轻人的父亲,中年男人是李家大哥,最小的名叫李福清,和我一样只有初中学历。

大姐把我拉到暗处,问我这次感觉咋样。我说还能咋样,一般般呗。大姐推了我一把说,你胃口倒是挺高的,我觉得已经不错了。

一桌共坐八个人,刚好把我单出来帮他们添饭倒酒,我也乐得如此,免得坐在板凳上显得很尴尬。

于是两家人就在媒婆的牵线下,各自说出了各自的家庭情况和联姻的意愿。在我们家,父亲就是代表,里里外外都是他说了算;母亲就是一个帮腔的,时不时补充几句。轮到男方家庭的时候,那个老父亲就显得不善言辞,最终还是李家大哥把自家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叙述了一遍。

原来李家的老母亲多年就去逝了,她去逝的时候,李家大哥刚好十六岁,李福清还不到三岁。说到这些,李家大哥又把当时的情形给我们讲述了一遍,感觉就是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老父亲老实本分,家里的田地分配,经济来源等等,来得都十分不易。到如今他们住的房子还是当年打土豪劣绅时留下的,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房子已经陈旧不堪了,外加无钱修缮,厨房那边的墙壁也是塌陷不少。

说到为什么愿意入赘女方,李大哥说,他们家有三兄弟,如今他和家里的老二都已经结婚成家,因此老房子就一分为三了。由于老房子本来就十分老旧了,所以在分配的时候也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家里本来就缺钱,所以也建不了新房,等李福清到了结婚的年龄,大概率是很难找到媳妇的。所以唯有入赘女方才是是较好的出路。

一餐饭下来,双方对彼此的家庭都有了初步的了解。送走了李家人之后,媒人对我们说,我们一家人先考虑一下,如果有联姻意向,到时候再通知她,然后好安排回门时间,进一步增进对双方的了解。

媒人走后,我们一家子关着门开了一次大会,大家畅所欲言。父亲先问了我的看法,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感觉李家人跟别家人相差不大,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真要找特别的地方那只能说李家人的家境比其他人还要差。而大姐和母亲又有不一样的看法,她们说我又不是嫁到他们家去,所以根本可以不用考虑对方家境问题,按照传统,上门女婿赡养老人的义务相对要少很多,所以这家人好不好关键是看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还是由父亲拍板,父亲说,根据李家大哥对其家庭的陈述,感觉他们一家人还是很实诚的,人品应该可以靠得住,所以有必要回门一次。

3 回门

数天之后,回门的日子就确定了。在媒人的带领之下,我就跟随父母一大早就去了男方家。

说实在的,两镇相距并不远,但是在十多年时光里,我去过的地方少之又少,所以对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感觉还是蛮新鲜的。半个小时的班车车程之后,我们又走了十几分钟的乡间小路,前面有一个小山坳,在一片竹林子里坐落着几户人家,媒人说那就是李家院子了。

当我们到达李家院子的时候,发现拗口外的水田边,有一个人正拿着一根竹竿赶着一群鸭子。他头戴一顶草帽,将背影留给了我们,鸭子们就在他身后左摇右摆地扭着屁股,一路浩浩荡荡地往远处赶去。看那阵仗,仿佛就像一个将军正在带着他的士兵一刻不停地向战场奔赴而去。就在这时,父亲脱口而出:“你们看,那个鸭将军多攒劲。这些鸭儿们真是太乖了。”于是乎,父亲又展现了每到一处就跟人套近乎的本领,向着赶鸭子的人喊到:“主人家,你这鸭子几个月大了啊?”赶鸭子的人闻声停下脚步,转过头来。鸭子们也跟着停了下来,在原地东张西望,仿佛也是想看看倒是谁在那里呼喊主人。

“三个月大了。”那人回答,听那声音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稚气未脱的青壮小伙。大家有些惊讶,感觉这年轻小伙有些面熟。我看见对面那个男的也是微微怔了一下,看来他也认出了我们。没错了,这人就是李福清。父亲面露欣喜之色,嘴里念叨道:“鸭将军,果真是鸭将军。”回头之后又对我们娘两说道:“看家就有看人,我看这个人就不错。”

李福清把鸭子赶到对面水田之后,回过头来对我们说,“我们不知道你们会这么早来,所以家里还没有准备好。”说完他就慌慌忙忙地在前面带路。

之前听李大哥说,他们住的房屋是以前的老地主留下来的。我们几个人来到这个院落的大门前,果然看见一个早已衰败了的老牌坊,听媒婆介绍说,这个牌坊以前是有瓦顶的,后来腐朽掉了,现在只留下两边的牌坊柱子,这些可都是古物,只可惜以后慢慢就会没有了。

在院子里面,除了李家大哥一家,另外几个堂兄以及两家外姓人都住在里面,从这里可以看出,以前的居住在这里的地主确实是有些资历的人。

见得我们都到了,李家大哥及大嫂,二哥二嫂,都出门迎接了,小孩子们就围在一起看热闹。他们一边寒暄着,一边从屋子里搬出了座子板凳,瓜果甜品,说是屋子里光线比较暗,在院子里面要亮敞一些。父亲问起老哥(李家老父亲)去向,一家人说出门交牛去了,(以前耕牛少,数家人轮流共养一只)等一会儿就回来了。等到李家老父亲回来之后,媒人就建议我们先参观一下他们居住的老宅,好进一步了解他们目前的状态。

他们居住的老宅只是整个院落的一部分,共六间,三兄弟每人各两间,两个哥哥的房间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重要的是去看看老三李福清的房间。

正如李大哥之前所说,李福清分到的两间房,一间是睡房,一间是厨房,厨房靠山体的那一边由于常年面阴,相对潮湿,墙壁基本是竹木所制,有一大块墙体已经开始坍塌了,屋顶也有向下塌陷之势。

结束参观之后,大家也各忙各的,直到午饭时分的酒桌之上。父亲端着酒碗当着众人的面发表了一次感言,并且表述了我及家人的意愿:“我知道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老哥拖家带口也不容易。如果说到家境问题,我可以说句大话,我们家呢确实相对要好一些,但是我们也不是嫌贫爱富之人。这次回门,目的是要增进两家的人了解,联络一下两家人的感情。我私下里也与我家小女商谈了一番,并且我们也表示两家人可以进一步来往。但是呢,我们也要秉着尊重后辈感情的原则,让他们相互之间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加深对彼此的认识。所以,我们可以订下这门亲事,但是成败与否还得看两个年轻人的相处情况。”说完之后,父亲又补充了一句,“大家看看,是否赞同我的说法?”

听完这一席话,李家人也都纷纷表示赞同这种说法,于是大家喝完碗中的酒,一桩口头婚约既便达成了。


回家之后,父亲一再强调他不会看错人。“我不说什么,就说鸭将军赶鸭子的样子,我就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他时常在聊到李福清的时候经常把他说成是鸭将军,并且在他进门之后,又给他买了一批小鸭子养。

于是在忙完农活之余,我就会经常看见李福清戴着一顶草帽在田间地头赶着他的鸭子。他一会儿把鸭子们从东赶到西,一会儿又从南赶到北,转眼之间鸭子们就都长大了,一个个又都像他还没来我们家之前的那些鸭子一样,扭着屁股,乖乖地跟在他的身后。

当然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我必须得承认他有一个勤劳肯干的好品质,性格上也比较随和体贴,但是这也避免不了我们之间会因一些小事而斗几次嘴;面对我的冷落,他也曾选择愤而离家,最后在两家极力的撮合下又和好如初。

后来,我们相处的时间久了,感情倒也慢慢好了起来,我们一起干农活,一起做家务,后来又一起去打工。到了我二十岁那年,我们就如约结婚了。不知道这往后的日子会不会相伴终生,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如今我们有了一儿一女,并且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