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运动民间感人小故事(民间故事老人说)

民间感人小故事(民间故事老人说)

很久以前,在信浓国(今长野县)有一位皇帝,他讨厌老头和老太太,说:“人一老就满脸皱纹,还脏得要命,一看就令人心烦。”

可是,老年人一年比一多,终于有一天他颁布了一道命令:“七十岁以上人全驱赶到荒岛上去!”然后派出兵卒四处查找老人,找到后就驱赶到荒岛上。荒岛上什么吃的也没有,很快就都死了。全国的老百姓都非常悲痛,但由于的命令,谁也没有办法。

信浓国有个叫更科的地方住着一个小伙子,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一直和母亲两个人孤单单地生活。母亲虽然身体还很硬实,但已到了七十岁。小伙子昼夜不安,怕母亲被官兵抓去。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干脆把妈妈背到山上去吧,虽然妈妈很可怜,但是要被官兵抓去,连自已也得被杀头。没办法,只好这样了。

这天正好是农历十五,晴朗的天空挂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照耀着山川原野。小伙子望着天空若无其事地对母亲说:“妈,今晚上的月亮真好,我们到山上去赏月吧。”

“我爬不动山,就在院里看吧。”

“不,没关系,我可以背您上山呀。”

小伙子终于背起了母亲,步履蹒跚地沿着寂静的小道向山里走去。小伙子背着母亲走着,母亲隔一会儿便折断一根树枝扔在地上。小伙子觉得很奇怪,便问道:“妈,您为什么要折树枝呢?”

母亲只是笑了笑,什么也不说。穿过一片森林,又过了一道峡谷,终于来到山里,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从树叶的空隙透过一缕缕清白的月光。小伙子扶母亲坐在草丛上,双眼看着母亲扑簌扑簌地流着泪。

母亲问道:“你哭什么呢?”

小伙子两手拄地跪着说:“妈,实在对不起。把您背到这儿不是为了看月亮。您今年已七十岁了,要被官兵抓去,就要被赶到荒岛上去,所以骗您,把您背到这个地方来。请原谅。”

母亲听了后很平静地说:“有什么对不起的呢?自从侯爷颁布这道命令时,我就想到有这一天了。你为什么背我到山上来,我一开始就知道。别惦记我,自己要多保重,回去好好种地。我怕你回村时迷路,上山的时候折断许多树枝,你顺着有折断树枝的小路,赶快下山吧。”

民间感人小故事,民间故事老人说

想到母亲这样关心自己,他悲痛欲绝,但又不能总是这样一直坐下去,只好向母亲告别说:“那我走了,过几天再来看您。”

小伙子回家后,望着天上的月亮,想着山上的母亲,心如刀绞。于是,他又回到山上,只见母亲紧闭双眼,还坐在原来的地方。

他走上前跪下说:“妈,都是我不好,不管侯爷怎么严厉,我也绝不能把您扔掉。走,我们回家吧。”

说完,小伙子又把母亲背回家,然后在地板下面挖了个地洞,把老人藏在里面,每日三次往里面送饭。

一次,邻国突然给信浓国的皇帝送来一封信。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写着:“速用灰给我们搓一条绳子,如果搓不出来,我们将攻打信浓国。”

邻国比信浓国强大,打起仗来肯定是信浓国要失败。可是,若搓不出灰绳子,邻国就会攻过来,皇帝实在无奈,便在全国各地张贴告示说:“有献上灰绳子者,必有重赏。”

全国的老百姓议论纷纷,“那种绳子根本搓不出来。”

“可是,要交不出来,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呀。”

那个小伙子突然想到,要是问一问我母亲说不定会有办法的。当天晚上,他来到地洞里对母亲讲了告示上的事。老母亲听后微微一笑,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在搓好的绳子上多抹一些盐,再用火烧,抹上盐面的绳子烧成了灰也不散开。”

小伙子听后,心里非常佩服。心想,到底还是老人经验丰富。第二天,天刚一亮,小伙子就取出一条绳子,上面涂满了盐面,然后用火一烧,一条灰绳子就做好了。他把灰绳子装在一个大盘子里,送进宫里说:“灰绳子搓好了,您请看。”

皇帝又高兴又吃惊,赞不绝口地对他说:“你真行,真行!快拿奖赏!”说完,就送给小伙子许多金银。

皇帝把灰绳子交给邻国的使者。邻国的使者灰溜溜地跑回去了。

过了些日子,邻国又派使者给信浓国送来一封信,还有一块玉。看到信上写着:“派人送去一块玉,请用丝线把玉穿上。”皇帝再看这玉并不大,上面有个弯弯曲曲的小眼,用线从这端穿到另一端根本不可能。他对大家说:“哪个能将丝线顺着这个小眼穿过去呢?”

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谁也穿不过去。皇帝一筹莫展,只好又向全国贴出告示:“谁能用丝线穿过玉上面的弯弯曲曲的小孔,必有重赏。”

全国的老百姓又议论起来:“邻国又给我们出难题了”

“这个题比搓灰绳子还难。”

“想领赏,可没这个能耐。”

那个小伙子看了告示后,立刻又钻进地洞里,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听后微微一笑。说:“这个很容易,这么这么办就可以了……”

小伙子更加佩服老人的智慧。出来后立刻揭下告示跑进官毁。皇上命令说:“快给我穿线!”

“请给我一只蚂蚁和一点蜂蜜。”

“你要蚂蚁和蜂蜜做什么,有什么用?”

“有了这两样东西,我马上就能穿好。”

“立刻取来!”

皇帝命侍卫兵说。侍兵立刻拿来了蚂蚁和蜂蜜。小伙子把丝线系在蚂蚁身上,把蚂蚁从孔的一端放进去,然后又在别一端抹上蜂蜜。皇帝和大臣们也围上来目不转睛地看着。

放进玉里的蚂蚁闻到另一端有香甜的蜂蜜,很快就穿过弯弯曲曲的小孔,吃起蜂蜜来,皇帝非常佩服,连声夸奖说:“干得好!你是全国最有智慧的人,你想要什么尽管说。”

小伙子想说什么也不要,只要皇帝饶恕他母亲一命。可是又想,万一皇帝不答应反遭来灾难,便默不作声。皇帝又送给他很多金银。小伙子回去后,皇帝把穿好丝线的玉交给邻国使者,使者飞快地跑回国去。

邻国的皇帝见到穿好线的玉,吃了一惊,说:“看来信浓国里有能人,可不能轻易派兵攻打呀。”

过了些日子,邻国的又派使者给信浓国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立刻做一面不敲就响的鼓,要做不出来,立刻派兵进攻。”

皇帝又一筹莫展,问大臣们谁会做不敲就响的鼓。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做不出来,没办法只好再向全国发告示:“能做不敲就响的鼓者,想要什么就奖赏什么。”

这回全国的老百姓可傻眼了:“要进攻就进攻好了,什么不敲就响的鼓,世上哪有这种玩儿意儿。”民众个个都非常气愤。

那个小伙子又钻进地洞里问他母亲,母亲和前两次一样,微微一笑说:“这事不难,在做鼓的时侯,往鼓里多放些金甲虫就行了。”

小伙子听后打心眼儿里佩服母亲,马上按着母亲说的方法做了一面鼓,然后送到宫中。

“不敲就响的鼓做好了。”小伙子说后,摇了儿下鼓。这么一摇可不得了,里面的金甲虫一齐往外撞,撞到鼓皮上,鼓咚咚作响。皇帝用手支着下巴看出了神。“太好啦,真不可思议!”

皇帝和大臣们特别兴奋,赞不绝口。皇帝问道:“好奇怪的鼓啊,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小伙子详细汇报了鼓的做法,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说:“你是全国最有智慧的人,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吧。”

小伙子想,这回可到了为母亲求情,救母亲命的时候了。于是就说:“我什么东西也不想要。”

“那你想干什么呢?”

“我只想求皇帝饶我老母一命,我母亲今年已七十岁了。”

“你母亲已七十岁了?那么,是不是已死在荒岛上了呢?”

“不、还活着,藏在我家的地窖里。”

小伙子还没说完,皇帝就发起火来:“什么,你敢不听我的命令?”

“曾经扔到山上,但不忍心又背了回来。作为我这次立功的奖赏,请饶我母亲一命。再说,老年人知道的事情多,可是块宝啊。”

“人老就糊涂,是什么宝。”

“不,皇帝。人老是宝啊。其实,那次搓灰绳子,用丝线穿玉,和这次做不敲就响的鼓,这都是老母亲教给我的办法。”

皇帝听后,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说:“原来是这样啊。看来,老人的确有用。你能解答邻国的难题,原来都是你母亲的功劳啊,我讨厌老人,把老人赶到荒岛上,这全怪我不对。我原谅你的欺君之罪,并决定撤回驱赶老人的命令。”

皇帝奖给小伙子许多财宝,然后又向全国颁布一道命令,从今后不许再向荒岛驱赶老人。

邻国的拿到不敲就响的鼓之后,终于放弃了攻打信浓国的念头。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