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运动北京老字号有哪些(北京老字号月盛斋)

北京老字号有哪些(北京老字号月盛斋)

位于前门大街北端的中华老字号月盛斋,创办于清乾隆四十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家以两烧两酱牛羊肉闻名的老店里面有锅“老汤”,是个北京人都知道这个秘密。

很多家熟肉铺都做酱肉,但在酱肉时勾兑老汤,是月盛斋首创的。当年,店里每天煮肉后,会留下一部分浓缩的肉汤,盛放在瓷罐里,沉淀晚上后,把浮在上面的肉汤兑在第二天新煮肉的锅里。天天如此,年复一年。每一天留出的汤里,都有之前无数天的肉汤留下的味道。

月盛斋刚开业的时候,没有老汤,做的也只有羊肉。传到第二代的时候,才开始在酱肉里加老汤,还增加了烧羊肉的供应。到民国年间,因羊只匮乏,月盛斋又增加了牛肉的制作。此后,两烧两酱牛羊肉就成了月盛斋的镇店之宝。

月盛斋酱肉的制作过程,很具有观赏性。肉下锅前,要先用黄酱来调汤。汤开锅后,打出沉淀的豆渣和酱沫。肉要放在垫锅的箅子上,按肉质的老、中、嫩分层次码放。放酱肉料时要下得均匀,然后用压锅箅子把肉压好。一锅羊肉要酱4个小时,一锅牛肉要酱8个小时,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把肉翻动一次,肉翻锅后,勾兑入老汤,等到汤香、肉香、料也发香时,肉就可以出锅了。出锅时不能停火,锅内的肉汤一定要开着。这时要用特制的拍子把肉搭起来,用勺把锅里开着的汤泼在肉上,冲去浮在上面的料渣。反复冲几遍后,码放在盛肉的屉中,再用油在肉上面浇一遍,这才算出锅完毕。这样做出来的酱肉,入味入色。

月盛斋酱烧牛羊肉的配方和做法,一直是秘不外传的,只有掌管店铺的传人才能得到和掌握。2009年,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满运来被认定为*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人曾问他,这样的老汤来做酱肉有什么道理。满运来说以前他也不太懂,问师傅也不是很明白,只知道这样做出来的肉香。后来请教了中国肉类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帮他解开了这个谜。

牛羊肉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酱肉的过程中,肉会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而收缩,可溶解的蛋白质就会溶入肉汤中。一锅肉要经过长达七八个小时的焖煮,肉汤反复加入,蛋白质也就会不断增加,酱出来的肉也就会越加醇香。

我国素有“药食同源”之说,食品与中草药几千年来一直是水乳交融,至今仍是如此。月盛斋作为前辈,在药食同源中,自然更是独有心得。它的祖传秘方融合了宫廷御医、传统中药的养生秘方,同时,因为是清真食品,又加入了一部分由阿拉伯引进的香药,不同地域的药料在月盛斋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使它的牛羊肉的营养成分借助于药物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同时,药物借助于牛羊肉,对人体起到了很好的滋补、防病、强身的作用。

当年,师傅在把秘方交给满运来的时候告诉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抓药时为了不泄露配方,都是去西城药铺抓一味,东城药铺抓一味,回来凑起来自己磨面配置。这种秘方并不是用的中药越多越好,做酱肉又不是熬中药,药味太冲了,肉入口也就丧失了应有的香味。

月盛斋从前门外起家,曾一度迁到天安门广场的户部街。1950年,月盛斋从户部街迁回前门五牌楼西侧。2008年,月盛斋在原址上重新开门迎客。当年,月盛斋一般给买烧羊肉的顾客免费送一勺老汤,如果顾客想多要汤,再给一毛钱就成,很多顾客到月盛斋来买肉,就是为了要它的的老汤。只要肉一下锅,烧羊肉的香气顿时飘到了前门大街上,远至数十米外都能闻到。所有的非遗技艺都在这一锅老汤里。

2008年,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节选自《技艺巧夺天工》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