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运动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靠谱的家长们都知道“驱虫做不好,人宠要遭殃。”但每一个养宠小白在“升级”路上,可是踩过了无数的坑。


今天分享一些宠物驱虫的误区,请大家一定要避开!


洗澡可以驱虫


一些家长觉得自己的狗狗经常洗澡,不会有体外寄生虫;还有的家长觉得有了体外的寄生虫不要紧,洗个澡就好了。


洗澡不能预防体外寄生虫,洗澡也不能杀灭寄生虫。


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因为一些寄生虫的虫体、卵非常小,洗澡办法彻底清除干净,比如跳蚤就可以在水中存活。


并且一些寄生虫的口器,会牢牢地刺入毛孩子的皮肤,比如蜱虫,如果没有找到用特殊的手段将其拔除,就直接洗澡,还有可能让寄生虫的口器断在皮肤中,引发感染。


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没看见寄生虫,就不用驱


现在宠物医生提倡的定期驱虫,是为了预防寄生虫,防患于未然。一旦感染了寄生虫,不仅毛孩子造了罪,彻底驱虫也费时费力,又费钱。


更重要的是,人的肉眼没那么容易发现寄生虫。跳蚤举例,成虫长度只有2~3毫米,虫卵大约只有0.5毫米,还不如一个盐粒大。并且当你在毛孩子身上看到一只跳蚤时,其实家里跳蚤早已泛滥成灾了。‍


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之前驱过,就不用驱了


给毛孩子按时驱虫,这不是为了让家长多花钱。这与寄生虫的生长周期有关系。


跳蚤的最短生长周期只有14天,疥螨的整个生活史只需要10~14天。也就是说,哪怕一个月没驱虫,早已足够这些虫子卷土重来了。


但是具体的驱虫周期,也与药物的代谢情况有关,大多宠物驱虫产品是每1~3个月一次。但无论几个月使用一次驱虫药,遵照说明书,准没错!


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驱了虫应该会拉出来


一些家长给宠物驱杀体内寄生虫后,总会去观察宠物的便便,想发现拉出来的虫子。见不到虫子,心里就嘀咕:买到假药了?这药没效果吧……


首先能在粪便中直接看到的体内寄生虫,大多是蛔虫成虫、绦虫节片,对于虫卵一般大小都是微米为单位的,肉眼很难分辨。


并且一旦毛孩子排出虫体,说明已经感染了寄生虫,病情也很严重了。


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别人种草的驱虫药,肯定好用


现在社交平台最火的就是“种草贴”、“拔草贴”了。


家长们之间聊天也是经常“求种草”,被种草之后,很多家长也是“无脑冲”。但是适合别人家毛孩子的产品,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宝贝啊!驱虫产品更是如此!


比如A家长说:体内驱虫药要选口服的,效果更好。给主子喂药,您被挠花了脸。

比如B家长说:伊维菌素的驱虫药,好用。但是您家是边牧犬;

比如C家长说:某某驱虫药好用,yyds!买回家,却发现自己家狗狗只有1个月大,要2月龄以上才能用!


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钱都白花了!最靠谱的还是咨询宠物医生,让他根据宝贝的各方面评估,推荐一款最适合Ta的驱虫药。


拉肚子就是感染寄生虫


在家长间流行一组奇怪的“腹泻二件套”——体内驱虫药+益生菌,毛孩子一拉肚子,就先自己给毛孩子塞这两样。


这两样都没有错,部分肠道寄生虫是会导致腹泻,但是可以导致腹泻的疾病也有上百种啊!


宠物为什么驱虫?关于驱虫,70%的宠主都被误导了


腹泻就是肚子有虫,腹泻就吃驱虫药,不可取啊!浪费钱不说,能有可能忽视了真正的疾病,延误了病情,给Ta们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说了这么多,还是老生常谈:定期驱虫,科学选择驱虫药,有什么问题及时医生!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