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将临,天总阴沉沉的,⼀连⼏天都很少见到阳光,四周显得很冷落萧条,万⽊凋敝,受副⾼压带的控制,长江南岸夏季炎热多⾬,冬季⼲燥寒冷,⼀年四季分明。我教过⼏年⾼⼀地理,对地球⾃转与公转四季更替⾃然规律更是熟烂于⼼,冬天在多少⼈眼⾥满⽬悲凉荒芜的景⾊,也很少读到赞美冬天的诗⽂。记得李清照有⾸诗这样写道:
⼩楼寒,夜长幕帘低垂,恨萧萧⽆情风⾬,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涛愁眉。
冬天在词⼈眼⾥多么凄凉,从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因客观环境影响到⼼境,不像杨贵妃醉酒后的脸⾊,也不像孙寿故意做的“愁眉。” ⼩时候最不愿意过冬天,那时的冬天⽐现在要冷些,⼀到冬天就很少出门,整天⾜不出户,围着⽕盆取暖。坐在⽕盆边,前⾯暖和,后背却是冰凉的。那个时代不像现在有空调,电取暖,甚⾄⽔暖⽓。我现在⽣活的社区利⽤循环热⽔取暖,冬天室内温度10摄⽒度以上,在家中根本不感觉到寒冷,在南⽅是很少的。前些天去⼀个朋友家做客,因为没有取暖设施,坐在朋友家中感觉很阴冷,回到家就感冒了。也许⼈⽣活在舒适环境时间长了,⼀旦⾛出去就很难适应艰难的环境。
曾经在⼀个乡村私⽴中学教书,现在回想起那个的寒冷冷寂的冬天,⼼就不寒⽽栗,那年冬天显得特别的长,学校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校长为了多赚钱,不顾师⽣的⾝⼼健康,空⼤办公室烧⼀盘⽕,学⽣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我⼏乎每天早⾃习安排在第⼀课,每天早上5点多天没有亮就从刚睡暖和的被窝爬起来,晚⾃习晚上10点多种才下课,真可以⽤披星戴⽉来形容。由于在乡村没有城市热岛效应,晚上寝室⾥阴冷阴冷的,有时冷得睡不着觉。就是在那样环境中,教师超负荷教学,我从⾼⼀地理、初三历史、初⼆*治跨学科年级教学,每天像个机械⼈累得⾝⼼疲惫不堪,⽽学⽣超负荷上课读书,在快期末考试发⽣流⾏感冒,⾼⼆有⼀个班差不多全病了,⽽那个校长却赚了⼤把的⾦钱。现代应试教育,加上⾦钱效应,⽆情地摧毁了青少年的⾝⼼,谁来拯救孩⼦们!
有⼀年,我在海南过了⼀个冬天,海南却没有冬天,⼀年四季,除了夏季,春秋相连。冬天较多时穿⼀件⽺⽑衫,整个海南就像个绿⾊⾃然的⼤公园,草⽊葱葱郁郁。海南地处亚热带与热带交接的⽓候带,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风送来温暖的⽓候,在冬天⾥,在海南感觉不到那种刺⾻的寒冷。我在《⾛进海南三章》中这样描写海南的冬天景⾊:
⼗⼆⽉的海南,⽓候开始变得有点像江南晚秋季节,早上起来吃早餐,突然发现每天坐在蓬勃绿荫树下,落满了紫⾊的花瓣,也不知是什么⽊本花,⼀时感到有些凄凉。这是不是海南的秋天来到了,⼼中莫名其妙伤感起来,是为了满地花瓣凄切地漂零,还是为了岁⽉⽆情地消逝?就像即将枯萎的花瓣,灿烂开过,然后悄然消失了,当众多⽬光注视她的鲜艳美丽的时候,谁⼜想到红颜消失后悲凉和冷落。
我在北⽅也曾经⽣活了⼀年,北⽅冬天冰天雪地,但家中和公⽤场所都有暖⽓设施,只要呆在房屋⾥就感觉不很寒冷,要是外出,穿得就像北极熊⼀样笨拙⼤⾐,⽽冬天⼤雪飘纷飞,也是⼀道绝美风景。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冬天在江南越来越短,甚⾄看不到冰天雪地的景⾊。有资料表明,19世纪以来,由于⼯业的发展,世界⽓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的现象,且有加⼤的趋势。百年来全球平均⽓温已经上升0.4—0.8。全球变暖会对全球⽣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重⼤影响。⼀是引起海平
⾯上升。⼆是引起世界各地降⽔和⼲湿状况变化。尽管全球变暖给局部地区带来益处,总体来说弊⼤于利,⼈类社会为调整经济结构将付出巨⼤代价。尤其⼯业的发展,⼈们使⽤冰箱、空调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平流层后,通过化学反应⼤量消耗臭氧层量,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度重视。
前段时间看过环保节能产品展销会电视节⽬,其中⾼科技取暖灯很有创意,即可以照明,也可以装饰,同样可以取暖,⽤电量只相当⼀盏40⽡灯泡,但这样环保节能取暖灯因为材料造价⾼很难推⼴。⽽⼈们消费意识近功急利,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其实,取暖灯⽐使⽤空调取暖费⽤要少得多,使⽤⼀个冬天,购买成本就收回来了,甚⾄可以节能环保,这样对社会和个⼈百益⽆害,何尝不去推⼴,如果推销到各⼤宾馆酒店以及家庭,其中不就隐含着巨⼤商机。
要说赞美冬天诗⽂莫过于描写梅花和雪景,从未亲眼看见冬天的梅花绽放吐艳,也许⽣活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梅花⽣存。据说梅花开在腊⽉,也就是农历⼗⼆⽉,所以梅花也称腊梅。冬天⾥的梅花傲霜迎雪,成为激励⼈们向逆境抗争的象征。最喜爱宋代⼀位以梅为“妻”的林逋描写梅花的佳句: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诗⼈写出梅花清雅⾹丽的倩姿和清幽淡远的芳⾹,把梅花别致的风韵和特有的芳⾹刻画得令⼈如睹如嗅,细细品味,精神为之⼀振。咏雪的诗句⽐⽐皆是,如“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树,若个是真梅。”这⾸诗把春雪满空和满园梅花联系在⼀起,写出了满园梅花满园雪的鲜丽的景⾊。古往今来描写雪景诗⽂各有风姿神采,雪花飞杨,让⼈遐想联翩。仿佛“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句诗熟记于⼼:梅花⾹⾃苦寒来。⼈⽣百年,草⽊⼀秋,每个⼈都是尘世中匆匆过客。⼈⽣有诸多烦恼和磨砺,正如⾃然界⼀年四季周⽽复始,⽽⼈⽣季节⼀去不复返,有多少冬季不能重复,我们要珍惜每⼀天。⼈⽣有⾼潮也有低⾕,冬天是⼀年的终结,也是新的⼀年伊始,⽽⼈⽣的拐点往往在最低点开始攀升,因为衰极必兴,⼈⽣的坐标是波浪曲折向前,只要⼼中有爱,希望就在绝望中诞⽣
展开剩余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