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将人的嗅觉与情感相链接。现在,喷香水早已不再只是西方人的专利,我们东方人也在大大方方地使用香水。如今国内的香水市场上不仅有欧美的奢侈大牌,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众多的国产原创香水品牌。与欧美圈的香水的调性不同,国产品牌自出生就自带国潮的标签...
香水,将人的嗅觉与情感相链接。现在,喷香水早已不再只是西方人的专利,我们东方人也在大大方方地使用香水。
如今国内的香水市场上不仅有欧美的奢侈大牌,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众多的国产原创香水品牌。与欧美圈的香水的调性不同,国产品牌自出生就自带国潮的标签,也更受国内年轻人的喜爱。
逐渐兴起的香水行业也在近几年迅速发展,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香水市场整体增长达到了24.7%,预计2025年中国香水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300亿元。而且香水公司科蒂集团的财报显示,中国区的享受销售额在一年内有着高达31%的增长率。
不得不说,香水市场也成了资本角逐的新赛道。今年10月,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推出了一款香水,名叫“烧焦头发”,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卖出了10000瓶,进账100万美元。
在巨大的市场吸引下,国内香水品牌有哪些“新招数”呢?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意什么呢?
1. 香水进入国内市场之后的“3阶段”
其实历史上用香的起始时间很早,最早的香水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埃及、波斯等文明古国。我国国代也早已有了胭脂水粉这一品类。
虽然用香的历史悠久,但是现代香氛行业的起步较晚。虽然我们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清朝宫内已经有了香水,但是香水真正在中国市场流通是在1978年。
1978年,上海友谊商店摆放出了靠前批香水。在这一时期,国内的香水市场几乎是空白的,本土只有六神和隆力奇等花露水制造商,不过后来六神也被划到了古龙水的范畴。
因为当时的香水都是西方进口的商品,售价极高,所以香水一度被奉为奢侈品般的存在,香水市场在这一时间内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
一直到了2005年,美妆品牌集合店丝芙兰落户上海,开设了专门的香水售卖区,这才开始了规模化对消费者进行“香水国际品牌科普”的历程。
而本土消费者的用香习惯真正培养起来,是在2014年后众多海外香氛品牌陆续进入中国。
之后当时还是小众沙龙香的祖玛珑被雅诗兰黛寄以厚望引入中国,同时Prada旗下的MIUMIU也联合Coty推出蓝色之水,一时间内国内的香水行业逐渐升温,品牌对消费者的教育也得到了回馈。
这一时间国内的品牌也开始展露头角,气味图书馆在线下迅速铺开,时光馥、RE调香室、BARRIO巴莉奥、野兽青年等原创品牌初试锋芒。
而彼时的国内消费者也开始不再追随所谓的“潮流街香”,而是开始有判断力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香水。这也促成了国内一众原创香水品牌的兴起。
国内香水行业发展到今天,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调香品位,越来越多的国产香水开始受到追捧,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气味图书馆的“白开水”系列香水。
2. 香水市场也要打造“差异化”
香水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类型——商业香水和沙龙香水。商业香水多用于各类商业场景,味道自由度较小但是容易工业规模化生产,像祖玛珑和香奈儿、宝格丽等都是商业性香水。
而商业性香水由于价格较低、消费者接受程度较高等原因,购买的消费者较多,这也就造成了“撞香”现象。
现在的顾客要比之前的顾客更加追求个性化,如果自己喷的香水很容易撞香,那就说明这款香水已经沦落成了“街香”,没有了特殊的品位差异。于是,消费者也越来越追求香水的差异化。
在这样的情形下,小众的沙龙香水开始流行。据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小众香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22%,超过全球香水的销售增速。
于是,国内的原创香水品牌开始加入差异化的产品思维,在调制香水时不再继续按照欧洲的逻辑研发产品,而是在国人的审美下,找回属于中国人独特的香气。这一点,气味图书馆的调香师就做到了。
气味图书馆的主创人娄石楠在2017年转变了产品策略,开始专注于打造属于中国人的香水。品牌打造的靠前款爆品被命名为“白开水”,灵感源自于几十年前许多中国家庭用铝壶烧水的场景。
而消费者一听到这个名字,立马会将香水与当时的场景相结合,在闻到这个香水的同时,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消费者也表示,“闻起来就像家里的味道,给自己带来了另一种安全感和熟悉感”。这款香水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单月销量40万瓶的佳绩。
这一差异化的打造,让气味图书馆首先进入消费者心智,为以后的市场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国产香水能做成高端线吗?
香水的价格有高有低,一般较高的香水所使用的原料也越好,像顶级的香水品牌都是用纯天然的香料调制而成,售价也就更高。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贵的香水是30毫升,180万元,但是这是特别定制的香水,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
如今市场上能买到的香水基本都在每100毫升500-3000元不等,这其中不仅有百年历史的大牌香氛品牌,也有国产新兴的原创香水品牌。
气味图书馆30ml的香水售价200元,观夏的香水也卖到500元,还有30ml卖800元的闻献,这些都是国产新兴品牌。
在这样的情形下,不禁有消费者发问:难道香水卖这么贵不是智商税吗?为何国产香水走向高价?
其实生产香水的生产线所消耗的资产是不菲的。就拿原料来说,一款好的香水必须要有优质的香料,而优质香料的进价也是不便宜的。比如玫瑰原料能萃取出的精油量相对较少。像优质的大马士革玫瑰原料5公斤只能提取出近1毫升精油,每公斤售价却超过20万元。
所以,目前的香水品牌在调香时往往采用合成原料搭配上少量天然原料。但即便如此,前端原材料上的支出必定远高于廉价品牌的成本。
而且一款香水最重要的调香师更是可遇不可求,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真正的调香师不过500人,这些调香师的薪资更是“上不封顶”。
所以,香水卖到现在的价格也是无可厚非的。
结语
其实香水在国内市场的消费目的来看,是心理场景大于使用场景的。我们国人没有浓重的体味,不需要借助香水来遮盖,所以也并不是刚需。而大多数消费者买香水只是买一个心理,因为喷香水也是彰显自己个性和品位的方式,所以在一时间内,香水市场也不会很快颓靡。
不过,在网上的消息和消费的习惯中可以推断出来,不会有太多的消费者愿意花高价去购买新兴的香水品牌。
所以还是希望国内原创香水品牌要想好自己的品牌定位,在不断探索学习中走得更加长远。
展开剩余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