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旅行寻香之旅香水怎么样?寻香之旅香水好闻吗?

寻香之旅香水怎么样?寻香之旅香水好闻吗?

人可以在伟大之前、恐惧之前、在美之前闭上眼睛,可以不倾听美妙的旋律或诱骗的言辞,却不能逃避味道,因为味道与呼吸同在。—《香水》[德]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Das Parfüm) 中“嗜香如命”的制香师以嗅觉感知世界,为捕捉纯粹的少女

人可以在伟大之前、恐惧之前、在美之前闭上眼睛,可以不倾听美妙的旋律或诱骗的言辞,却不能逃避味道,因为味道与呼吸同在。

—《香水》[德]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香水》(Das Parfüm) 中“嗜香如命”的制香师以嗅觉感知世界,为捕捉纯粹的少女之香,不惜走上犯罪道路。不可否认,嗅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即使闭上眼睛,气息也会随着一呼一吸沁入体内。人类的五感相互连通,你是否想象过,颜色也伴随气味?一幅画作也可拥有前调、中调和后调?如果在视觉体验的观画过程中加入嗅觉引导,会碰撞出怎样全新的感官体验?

电影《香水》剧照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 在诗作《通感》 (Correspondances) 中就曾如此描绘五感相通的体验,“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有些芳香新鲜得像儿童肌肤一样,柔和得像双簧管,绿油油像牧场”。在大自然的神殿中,以芳香为引,不同的感官相互交融、不断扩张,感官的沉醉引领着诗人走向更高的精神体验。

象征主义画家施瓦贝为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绘制的封面

波德莱尔诗中的通感理论也为艺术和文学打开新的大门——打破艺术形式间感官体验的隔阂,运用气味、色彩和声音等手段来展现事物内核,以求达到精神层面和物质世界的和谐统一——注重精神性的象征主义绘画 (Symbolism) 便是代表之一,在奥迪隆·雷东 (Odilon Redon, 1840-1916) 的绘画中,纷纷的感受皆化作空灵幻象,缥缈之中万物有灵……这次,让我们打开视觉和嗅觉,一起闻香识艺术。

Mystery, 奥迪隆·雷东, (约) 1910年

走入嗅觉-视觉通感


有关颜色和味道的科学阐释

你眼中的颜色是什么味道的呢?这听起来有些许猎奇的问题,对于拥有嗅觉-视觉通感体验 (Olfactory-visual Synesthesia) 的人群来说却再正常不过。温暖的棕色,树木焚烧的味道;沉静的蓝色,鸡尾酒的酸甜。或者反过来,当闻到特定味道时,通感者脑海中会不自觉浮现出与之对应的颜色与纹理。

苏格兰画家Daniel Mullen将通感体验用视觉化呈现

根据神经科学学家Alex Russel,通感体验是由一种感官刺激诱发其他感官的协同反应,而这种体验通常是不由自主且无法控制的。通感并不是一种病症,许多通感者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发现自己的这一症状,直到被问到以上那听起来有些离奇的问题:你看见的颜色有味道吗?

Alex Russel要求通感者们画下闻到焦糖味时脑海浮现的图样

颜色与气味之间的关联微妙而奇特,即使不是标准的通感者,嗅觉与视觉的协同作用也总在不经意间刻录下难以磨灭的情绪记忆。旧时栽种的桂花树,葱郁之中桂花如星,脑海定格景象的同时也记住了满园的桂花幽香。多年后即使身处两地,闭上眼睛回想画面,也能再次回到当年桂花盛开的小径。

勾起私人化的情绪体验便是嗅觉-视觉通感的一大特征。在潘通PANTONE推出2022年度色长春花蓝 (Very Peri) 之后,瑞士香水公司Firmenich宣布研发以长春花蓝为灵感的香水系列Pure Imagination。往长春花的蓝色调中注入活泼的紫红,长春花蓝同样为后疫情时代注入了希望与梦幻。Firmenich便是看重长春花蓝所蕴含的想象力、活力、欢乐等情绪暗示。

潘通PANTONE推出的2022年度色长春花蓝 (Very Peri)

香氛格外关乎情绪和欲望,顶尖调香师擅长利用各种香料唤起人们的联想、记忆,搭建起围绕气味展开的意象迷宫。在法国顶尖调香师François Demachy的传记片《寻香之旅》(Nose) 中,Demachy谈到香水创作的核心在于感官之间的相互联动,因此香氛的命名和外型设计也至关重要,这些因素和气味一同发挥作用,调动起人们脑海中关于一款香氛复杂而浪漫的联想。

法国顶级调香师François Demachy

而在艺术领域的实践中,嗅觉-视觉的通感体验也为艺术观赏和接收带来新的可能。法国艺术团队Essense et Art就将他们对艺术史和香氛的热情结合起来,在欧洲各大美术馆开启香味导览之旅,为每幅画作量身打造或挑选独属的香氛,意图在观者的脑海中留下关于艺术更立体全面的印象。

Essense et Art在巴黎罗丹美术馆举行的嗅觉导览

比如,他们为西班牙画家胡安·米罗 (Joan Miró, 1893-1983)的画作Bleu I, II, III挑选的香氛是欧珑的锡兰魔药 (Philtre Ceylan by Atelier Cologne),古龙水清新的奇异香调弥散在米罗画作静蓝色的深沉之中,引领观者沉入冥想的境界。

Bleu I, II, III, 胡安·米罗 (1961),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 Successió Miró/ADAGP, Paris and DACS

欧珑的锡兰魔药香水

而他们为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的画作Buste d’une Femme选择的则是液态创想的恶魔之美 (Beaute du Diable by Liquides Imaginaires),画中双目空洞的女子似乎伴随着苦艾与杜松的冷冽气息直扑而来。强调气味在观赏艺术作品时的作用,嗅觉导览瞬间将注重视觉的观赏体验拓宽至多重感官维度。

Buste d’une Femme, 毕加索, 1907年 (左); 液态创想的恶魔之美香水 (右)

闻香识艺术


香味在艺术衍生领域的寻根究底

一些天才艺术家往往也是感官大师,通感为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增添神来之笔。文学领域,《洛丽塔》(Lolita) 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 从小就拥有字母与色彩间的通感,他在回忆录《说吧,记忆》(Speak, Memory) 里谈到,“V是苍白的,略带透明的石英粉色…英语字母中长长的a,对我来说有一种朽木的色度,但法语的a唤起的则是擦得锃亮的乌木。” 敏锐的感官联觉,让他时常能蹦出一些惊为天人的比喻句。

纳博科夫的色彩-字母通感字母表

绘画领域,抽象主义先驱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 被认为是最著名的听觉-色彩联觉画家,在康定斯基的创作生涯中,音乐是他重要的“缪斯”,他意欲用抽象的笔触、碰撞的几何形、点线面还原聆听到的音符秩序,并让人们开始聆听画作传达的“内在之声”。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如同乐谱,屏息便能“听”到一笔一画间的音符震动,无序之中暗藏的有序。

The Lyrical, 瓦西里·康定斯基, 1913

到了当下社会,嗅觉-视觉通感更多被运用在艺术品观赏之中,以打造独特的沉浸式艺术体验。与其他感官相比,气味具有强烈的感性特质,它能够无限地挑动起记忆与想象力,丰富单一的视觉体验,在观者脑海中留下长久的印象。艺术与气味历史学家Caro Verbeek就提出了“Knowing by Sensing/用感觉认知”的观念,她认为“You see more when you smell/当你闻到气味时,你能看到更多”。

Caro Verbeek的TED演讲: 气味如何讲述我们的历史?

除了美术馆的嗅觉导览,许多艺术衍生品也开始探索嗅觉-视觉的联觉作用,再度想象、再度创造艺术作品的当代价值。2019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Musée du Louvre) 就与Officine Universelle Buly合作,邀请顶级香氛师以卢浮宫馆藏的艺术作品为灵感,设计了一系列卢浮宫艺术品主题的香氛纪念品。

卢浮宫艺术品主题的香氛纪念品

在你的心中,断臂维纳斯是什么味道的?调香师Jean-Christophe Hérault认为《米洛斯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 结合了生命力与女性美,他因此调配了一款木质冷调的香水,其中掺杂了晚香玉、栀子花、茉莉花与柑橘的柔香。

Venus de Milo, 阿历山德罗斯, (约) 公元前150年 (左); 卢浮宫香氛衍生品的包装封面 (右)

而徒留身躯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雕像在调香师Aliénor Massenet的眼中包含了一种悲壮的情绪,站在悬崖边的女神向世人宣告她的胜利。调香师将此种情绪调和进地中海的花束、神圣的没药和矿石的冰冷基调中,冷峻之中浮散着玫瑰、茉莉和玉兰花的清香。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约) 公元前200年 (左); 卢浮宫香氛衍生品的包装封面 (右)

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 (Ingres, 1780-1867) 的《大宫女》(La Grande Odalisque) 洋溢着浓郁的东方异域情调,画中的苏丹嫔妃肤如丝绸。为了突出这幅画作的神秘东方女性气息,调香师Michalon-Bertier混合了杏仁油和鹤顶兰、鸢尾花和麝香,在其中又加入了富有东方气息的粉红胡椒、沉香和豆蔻。

La Grande Odalisque, 安格尔, 1814 (上); 卢浮宫香氛衍生品的包装封面 (下)

18世纪英国肖像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 (Thomas Gainsborough, 1727-1788) 的《公园里的对话》(Conversation in A Park) 展现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闲适的高雅生活,调香师Robertet格外钟情画中塔夫绸质地的连衣裙,让她联想到娇嫩的玫瑰花瓣,散发着奥托曼玫瑰与麝香的气味;而背景中的植被与土地则带来大自然的清新基调,适合用新鲜薄荷、苔藓和香草的底调来凸显。

Conversation in A Park, Thomas Gainsborough, 1746 (左); 卢浮宫香氛衍生品的包装封面 (右)

感官的寻香之旅


视觉与嗅觉的多重愉悦

笔者房间中正燃着的乳香 (Frankincense) 线香,在《圣经》的记载中,与没药和黄金 (Myrrh and Gold) 为东方三哲带给初生基督的礼物之一,同时也作为焚烧的祭品向国王和神灵表示敬意。中世纪时期绘画《贤士的崇拜》(Adoration of the Magi) 就记载了这则圣经故事,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与荷兰画家 Geertgen tot Sint Jans (ca. 1460/65 – ca. 1488/93) 都曾绘制过这一场面。

Adoration of the Magi, 达·芬奇, 1481-82年

Adoration of the Magi, Geertgen tot Sint Jans, (约) 1490年

在荷兰国立博物馆 (Rijksmuseum, Amsterdam) ,当Caro Verbeek给盲人和弱视群体讲解这幅画时,她并没有直接讲述圣经故事,而是为他们当场点燃了乳香和没药,苦涩的树脂味道散发宗教的神圣感。即使丧失了视觉,人们依然能循着气味回到古老的故事之中。

Caro Verbeek给盲人和弱视群体讲解Adoration of the Magi

感官印象是我们观赏艺术作品时身体最诚实的反应,由感官唤起的美学感受是抽象的,它不受各种风格流派和艺术分析所左右,却能带领观者走向艺术多元的境界。

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

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 1933-2004) 认为“(忽视感官的)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在她著名的论文集《反对阐释》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 中,她主张鉴赏艺术要回归身体最本能、最简单的感官感受。

这也同时表明,本能的感受是通过身体传递给心灵的一种快乐的享受。致力于打造出最具体验感的香氛品牌BYREDO,在产品原初的设计理念上,更是追求视觉与嗅觉相融的完美感受,让观众能够最大程度地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产生共鸣、通感的愉悦。

艺术家王东旭与他的花艺装置

怀着对新锐力量的期许和香味艺术的崇敬,EYECANDIES向BYREDO推荐了跨媒介艺术家王东旭进行合作,携手创作出YOUNG ROSE初生玫瑰淡香精收藏家版限定花艺装置。

早年王东旭在国外接受过系统的花艺训练,成为西欧花艺会(Artflor Creative Club)的成员。并且,作为ADFA荷兰国际花艺设计师,他的花艺艺术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既有西方花卉史对于花的形态、香味的知识呈现,在运用西式插花技巧的同时,又能够从中找到东方插花的意境之美。

花的有形,与香味的无形相契合,隐隐地于创造中绽放。“它很直接却也层层遮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贸然登场。”王东旭这样说道,如果花卉艺术不仅仅是意象的描摹,那它所赋予人的感官又存在于何处?

BYREDO - YOUNG ROSE 初生玫瑰

感官的输入经由表达输出,可以宣泄个人内在的情绪,在意象化的世界中向外界展露出自我最纯粹的流溢(emanation)。这也就不难从中得到寻香的启示——王东旭创作欲的表达是腼腆的,淡淡地流向人们的心田。

作为本体的感官,在所营造出的直观体验中,人们的意识得以与高频的能量共振,实现转换、净化与升华。精神的渴望,正如波德莱尔在《通感》中描绘的景象,香气扑鼻的感官沉醉引领着我们走向*高精神的神殿。

BYREDO线下门店现场

在情人节之际,为神圣的爱情增添别样的香味,愿你在二月浪漫的氛围中踏上奇妙的寻香之旅,闻香识艺术,收获非凡的感官体验。

Ending

历史名作启发众多香水设计,在色彩与气味的“通感”之中,发掘了人类的独特感官。即将到来的情人节,在节日的浓情蜜意中诞生出BYREDO的初生玫瑰,唤醒沉睡的嗅觉,让我们一同踏上奇妙的寻香之旅吧。

撰稿:奕晨,Cynthia

编辑:Cynthia

图片来源:卷宗Wallpaper、网络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寻香之旅香水怎么样?寻香之旅香水好闻吗?'的探讨分享,希望大家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如果大家觉得小编的文章不错的话,可以多多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