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喜价首页攻略投稿中山声雅功放机音质怎么样(国产对比进口功放试听)

中山声雅功放机音质怎么样(国产对比进口功放试听)

试听的唱片不多,包括当红歌手陈佳的《又见邓丽君Ⅲ》,以及发烧友几乎必备的《阿姐鼓》这两张售价高昂且令人兴奋莫名的玻璃CD,此后还听了电影作曲大师John Williams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自己作品的音乐会、以LECD制作的中图乐府二周年暨音缘际会三周年纪念CD《监听天碟2》等等。我上次在力高的试音室试听CV-3/PSM-368前后级时,那套机器其实还未完成*后的调声,而且搭配的音箱是比SCM-50SE大两号的SCM-150。虽然如此,但给予我的音乐感受已经令人满意,甚至控制力、爆发力等元素都已经有顶级机的影子。如今机器经过重新的调音,加上驱动的是小了两号的音箱,所展现的声音流畅性、音乐感、宽松感,以及力与美兼备的韵味,都可感受到长足的提升。我甚至认为在声雅这里的整体声音素质,已经胜过上次在力高的聆听体验。

中山声雅功放机音质怎么样(国产对比进口功放试听)

比如重播北京妹子陈佳的甜美歌声,我比较关注的是大功率的晶体管功放播放女声够甜够味吗?音质会不会偏粗偏硬呢?在声雅CV-3/PSM-368前后级的驱动下,ATC本来就特别备受赞誉的中频,极高的音质密度用来欣赏人声非常有感染力,此刻女声的质感似乎糅合了德国风格的富丽堂皇与监听的中性直白之间,展现的音*温暖、饱满且细节依然明晰,比上次搭配SCM-150显得更柔和更丰润也更多一点弹性,口型的结像比例结实凝聚,细腻的质感一点都不显得粗。看来即使是大功率输出的功放,但这套前后级的音质却能够在保持厚实凝聚的基础上,保有电子管特有的甜美、润泽感,可见声雅这次的调音方向是非常成功的。

换上同样是玻璃CD的《阿姐鼓》,本来大家比较习惯用第二*同名曲来试音,那深沉的号声与“鼓声”是测试音响低频和空间感的试金石。但赖总编却提议直接跳到第七*《转经》来试听,他说这*的音乐配器更丰富、线条更复杂、动态更强,更考验功放的驱动力和控制力。CV-3/PSM-368前后级驱动SCM-50SE,将朱哲琴如轮回转世、福祸因缘、祈求祝咒,饱含苍凉的意味演绎得感人至深。而何训田大量采用西方电子合成器,更让音乐格外震慑人心。即使将音量开到超乎一般家庭承受的峰值,面前的音乐画面依然条理分明,细节清晰如历历在目,动态对比简直厉害得有点“不讲武德”。听完一段震撼人心的音乐,不但不觉得嘈吵,只感到荡气回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换上电影作曲大师John Williams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自己作品的音乐会《John Williams Live in Vienna》,虽然从演奏上维也纳爱乐的奔放程度远及不上美国的乐团,但绅士淡然自若的音乐状态,以及录音上的厚重与音*的华丽居然没有违和感,给了电影音乐一种崭新的体验。声雅前后级和ATC音箱组合就很准确地呈现出这种效果来,维也纳爱乐在金*大厅的辉煌依旧,各组弦乐声部的线条勾勒得非常好,可以听到一片片的群奏感,相互间的旋律关系与和弦呈现得清晰分明。以往我们看到这样的评论用语通常会联想到声音会不会显得过于干瘦呢?这套组合当然不会,我听到的乐团的音质非常饱满、宽松,由于能量大且细节丰富,音场又极其宽阔,因此才能营造出这种如临现场的感受。

再重播LECD制作的《鉴听天碟2》又会如何呢?这是中图乐府和音缘际会创办人,音乐制作人/录音师Leo专为中图乐府二周年暨音缘际会三周年制作的纪念CD。采用Leo开发的LECD技术压碟,成品和母带的音效几无分别,信息量和动态范围等都比传统CD更进一步。《鉴听天碟2》集录音师的严谨、发烧友的挑剔、音乐家的情怀为一体,动态范围、细节表现和模拟味都是顶尖的水平。重播这张唱片选录自《绛州大鼓20年》的《打鼓山*》,这是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在台南演出时的现场录音,也是Leo大哥的得意之作之一。这张唱片的动态凌厉、空间感之强、现场音像的精准度都属无可挑剔。几声深沉的大鼓之后,号子和人声唱出短暂的旋律,此后各种大小鼓轮番劲奏,“眼见”声雅组合重播鼓声从容不迫,我渐渐将音量越开越大,竟然发现这张唱片听起来越发精彩、痛快。阵阵鼓声震撼袭来,阵脚丝毫不乱,而且鼓声起落收放自如,鼓皮在敲击后的余韵振动也鲜活可辩,毫不拖泥带水。即使是鼓声当中鼓手的呼喊也非常真实且不硬朗,整段重播下来丝毫没有让人提心吊胆的忧虑,声雅的控制力和爆发力实在令人满意。鼓皮清脆的质感和弹性,没有脂肪赘肉的低频、令人头皮发麻的声音能量,凝聚扎实的鼓型,爆发时凝聚千钧的震撼感一一重现,难怪连录音师Leo大哥听完这套声雅与ATC组合重播自己的录音制作后,不禁连连交口称赞:“这是我听过一百万内组合播放这段鼓乐声音较好的一次!”

全部评论(0)